智慧医疗改变群众就医方式
发布时间:2019-07-12阅读次数:1198
智慧医疗通过手机公众号预约挂号,节省排队挂号的时间。就诊后还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支付医药费,患者对手机预约挂号、在线支付、连接服务器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等操作方式连连夸赞。
在呼和浩特市,得益于整体就医流程的改造,就医结算、预约诊疗、24小时自助挂号、网上查询检验报告等一系列智慧医疗服务为患者节约了大量就诊时间。
为优化诊治流程,方便百姓就医,2016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作为呼和浩特市首家“智慧医院”试点单位,全面启动便捷就医服务。如今,智慧医疗为百姓带来优良就医体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的就医方式。
去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上线“智慧医院”,成为自治区第一家实现线上支付功能的医院。“市民将享受更便捷的就医服务门诊,全程实现线上支付,传统走流程,排队、挂号、候诊、就医,算下来需要2—5个小时,现在平均就医时间大约缩短一半。”医院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智慧医院”平台采取“医院内部平台+微信入口+支付宝入口”的模式,患者无需下载安装App,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服务窗关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能访问“服务平台”,获取“智能AI导诊、预约挂号、当天挂号、就诊指引、我的账单、检验检查、我的住院、就医反馈、健康资讯”等从门诊到住院、从院内到院外、从信息流到资金流、从医疗到健康的全流程闭环医疗与健康服务。
此外,通过“智慧医院”,患者预约、挂号、候诊、引导、支付、报告全流程都能在手机上完成。而每个就医账户可以绑定3个人,可以预约未来7天的就诊号,预约时段到达可优先就诊,就诊前不需要排队取号,直接到分诊台报到即可。支持远程挂号,平台直接挂号,直接就诊取药。就诊过程中,患者可提前通过预约挂号平台选择就诊时间并支付费用;就诊时,医生开出的各项检查单都会推送至手机,患者可通过手机直接进行支付;各项检查结束后,检查结果也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报告单、图像检查一目了然。目前,医院还在完善线上咨询功能,如患者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可在线向医生发起咨询,医生会利用空闲时间给予解答。除了线上支付,在门诊大楼,40台一站式银医通自助服务设备分布在医院大厅,能给患者提供自助开卡、自助挂号、多渠道自助缴费、检查报告自助打印、医院信息自助查询等多项自助便民服务。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联动着省市县乡的各级医疗资源,推动着“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均已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既缩短了城乡差距,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也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前,承担着自治区远程医疗工作任务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已加入平台的医院有113家,从事远程医疗专家团队2678人。同时与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权威医学专家6500余名、优秀医生7.6万余名,实现各种动静态医学图像、医学影像等信息资源“实时、交互式、高清晰度”的整合共享,并开展远程实时诊断及会诊、数字病理诊断、手术指导、医技交流、远程医学教育、家庭照护等业务。
在智慧医疗数据平台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还于2017年7月通过自治区平台成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结算网络建设基本形成,并通过系统将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的转诊转院纳入异地就医管理。2017年8月,在市属5个旗县建立旗县级异地就医平台,将长期异地就医人员及转诊转院备案权限下放至旗县,形成市本级至旗县区、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的异地就医全覆盖。
“互联网+”带动着一座座医疗机构转型升级,健全现代医院制度。大数据的支撑,也让现代医院管理更高效、更科学。在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健康信息示范工程、打造全区领先的呼和浩特健康云方面,目前,呼和浩特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完成初步搭建,实现与8家自治区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4家旗县区级医院和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卫生计生信息数据汇集在一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互联网+”,正促使每个呼市人都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